司馬遷墓地的始封年代,為西晉時期。據北魏酈道元《水經注》載,西晉永嘉四年(310年),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,大其功德,遂建石室,立碑樹垣…… 從這個記載中可以看出,司馬...
一、完婚程序 古時的完婚程序,按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等儒家禮儀規定,要經過納彩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征、請期、親迎六個環節?!凹{彩”是媒人把男方欲聘女方為妻的意愿告訴女方;...
粉蒸肉是以豬肉和粉面(韓城人把從豆子、紅薯、洋芋中提取的淀粉稱“粉面子”)為主料而加工成的一種食品,既可作為一種主食單獨食用,又可作為一道菜,配熱饅頭就餐。因其味...
按照一般人的理解,把熱面條弄涼就稱“涼面”。但在韓城鄉民的食文化概念中,則是把剛煮出的面條放入涼水中冰涼,然后撈到碗中,加點蔬菜,調上鹽、醋、醬油、辣椒、蒜泥、芝...
在韓城鄉村,把用糯糜子面包棗泥并經油炸而制成的半圓形食品,就稱為釀面,韓城方言讀作rang面。 制作釀面的工序分兩步。第一步先做棗泥,棗要選無破損、未發酸的干棗。因為干...
臘八飯就是每年農歷臘月初八所吃的中午飯。全國各地都吃,但各有特色。 韓城鄉民的臘八飯與前面介紹過的紅甜面大致相同,是在紅豆湯中下些面條就小菜而食。湯中不加入任何調料...
在韓城鄉村,人們把用小麥面搟成的薄餅放在燒熱的鐵鏊和石子上烤熟,就叫“烤饃子”。 烤饃子很好吃,制做比較精細,用料也頗講究。 先用小麥面加上農家自制的酵子發面,面量...
在過去的 韓城農村,每到冬季,鄉民便會以紅白蘿卜、大蔥、粉條等為餡,包在用酵面搟制的圓形面皮中,面皮對折,捏成半圓形,上蒸籠蒸熟食用。因其兩端有角,他們便把這種食品...
過去,在農村,每到秋季,豆角菜就會相對增多,這時,鄉民們便因菜制宜,做出一種具有時令色彩的飯食——鹵面。 鹵面的做法并不復雜,將豆角掰成一寸多長的小段,加蔥、蒜、鹽...
甲午歲末,郭德源老先生編著的《韓城民俗》出版問世,并隆重舉行了首發儀式。有幸得之一冊,愛不釋手,細讀之。 我雖為農家子,卻把人生大半的光陰丟在了城中的磚樓里。離開熟...
Copyright ? 2010-2021 sxhcTV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陜西省監督舉報平臺
韓城市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913-5218708 韓城新聞網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913-5308567
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(AVSP):陜備2018007號 |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07號 省網絡舉報中心舉報電話:029-63907152
版權所有 韓城市廣播電視臺 未經韓城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陜ICP備07006170號